5元/份的“掛壁飯”,到底多少深圳人在吃?


在大家的印象中,深圳的餐飲標配不外乎是燒臘飯、養(yǎng)生輕食、豬腳飯、潮汕湯粉王……


而“掛壁飯”這種“古早”的餐食現(xiàn)在已不大聽人提起了,在搜索軟件上也幾乎搜不到它們的信息。


這讓我們很好奇:在深圳還有人在吃“掛壁飯”嗎?




“掛壁飯”通常指的是便宜量大且性價比高的飯菜,掛壁飯的傳播,偶爾可以通過各種視頻平臺窺視。


而在深圳的城市街巷中,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商販。他們把飯菜打包統(tǒng)一被裝進黑色塑料袋,又或是白色泡沫箱,再用三輪車來裝上。


一般來說,在行色匆匆的路人注意到他們時,這一層塑料袋、箱子上的蓋子,都已經(jīng)完全打開了。他們在公路邊、城市的天橋下、綠道的寬敞處,或者別的任何看起來僻靜的地方,開始售賣他們的食物。


它像一個臨時的餐館,賣飯的人會準時出現(xiàn)在老地方附近,而食客們也準時地來。他們買好了飯,就近找個地方坐,幾筷子下去,冒出滿頭大汗。無須多久,飯點一過,這個臨時的餐廳收攤消失,仿佛沒有存在過。



這種有菜有飯的掛壁飯,一般每天由攤主在家燒好,買來就像開盲盒一樣,吃到什么菜完全隨機的。


掛壁飯極其便宜,一頓有葷有素,配上米飯,能讓一個成年人吃飽的快餐,最低只要5元。如果你想“奢侈”一把,加兩個肉菜,多攝入些蛋白質(zhì),最后合計算下來也不會超過10元,還另外送你一瓶礦泉水。


當然,極低的價格難免會讓人懷疑這是別人的剩飯剩菜,不少人懷疑其食材的安全性。這時候最富有生命力的日結(jié)工成為掛壁飯的第一批種子用戶,他們親身實踐,用嘴和胃丈量各位掛壁飯商販的良心。


知道自己吃的不是什么好飯,但大家也心知肚明,“掛壁飯的主要群體,大多都是漂泊在深圳的日結(jié)工,不過是為了最大限度填飽肚子,所以吃起來太計較,反倒是顯得太矯情?!?/p>



//



“掛壁飯”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同時,不少好奇的打工人都在咨詢在哪才能吃到5元一份的“掛壁飯”。


但掛壁飯并非無敵,不斷上漲的物價和城市整改更是壓倒了不少掛壁飯商販,使其消失在深圳打工人渴望的視野。




當這屆深圳白領(lǐng)還在將薩莉亞、麥當勞、便利店奉為省錢圣地的時候,工地盒飯用事實告訴他們什么才是真正的物美價廉。


但最近,一批在省錢上狠下功夫的年輕人,把深圳工地邊的流動盒飯挖掘成了主流消費視野之外的“掛壁盒飯”。



有些“活菩薩”生怕別人找不到,還貼心手繪工地小食堂的活點地圖,保證按照時間表去工地附近,就能得到一盒香噴噴的盒飯。


跟CBD樓下的連鎖餐廳不一樣,一輛普通的三輪車,幾個的臨時搭的帳篷,就是一個工地小食堂的全部門面。


最重要的是打工人們只需要花費不到15元就能吃到飽,“窮鬼套餐”在此刻失去了它曾經(jīng)備受追捧的光環(huán),工地上13元的“掛壁盒飯”已經(jīng)加冕為王。


與僅需5元的“掛壁飯”相比,工地盒飯足夠煙火氣,菜品都是常見的辣椒炒肉、燒茄子、尖椒豆腐、番茄炒雞蛋、雞腿,再加一份米飯。攤主嘴里念叨著“13元隨便加”,足以把小小的一次性飯盒堆滿。



工地小食堂大多由攤主推著三輪車,在工地門口按份售賣。一個攤位老板娘表示,每天主要有兩撥客人,一撥是中午時段的寫字樓白領(lǐng),另一撥則是及附近工地的工人。


每到飯點,客人多了起來,自行勺菜,能吃多少打多少,統(tǒng)統(tǒng)13元一份,先給錢后吃飯,除了付錢不用張一次嘴。


高強度的體力勞動,讓工人們對碳水的攝入需求大大提高。因此,一份工地盒飯合格與否的唯一準則,就是下飯。既要量大管飽,還要口味豐富,又要價格親民,看起來不可能同時滿足的三個要求,工地盒飯卻能全部達標。




一份工地盒飯,每盒都裝得結(jié)結(jié)實實,好吃又頂飽,足以俘獲許多CBD打工人。


小天是在半年前來到前海附近工作,但最近才發(fā)現(xiàn)離公司10分鐘路程就有個工地小食堂,在此之前,吃飯一直是她每天最大的難題,“點一份外賣要30多塊,周邊商場人均80多,每月光吃飯要花2000塊錢左右?!?/p>


而第一次吃到工地小食堂的熱乎飯菜,小天就覺得自己被俘獲了。“這兒的飯味道肯定不驚艷,但勝在價格便宜,以前我連續(xù)點幾次同一家外賣都會吃到惡心,但天天吃工地小食堂感覺很滿足?!?/p>



有一群在結(jié)伴來吃飯的白領(lǐng)告訴我們,在公司一帶吃飯?zhí)F了。“中午吃一點,晚上吃一點,50多塊錢沒有了,在這里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,都能找到口味舒適區(qū),最重要的是便宜!”


畢竟一個工地老大哥大概不會覺得10多塊錢的盒飯有多稀奇,只有吃著30多塊錢工作餐的白領(lǐng),才會感慨10多塊錢的工地盒飯簡直是在做慈善。




如今對于一些自嘲「窮鬼」的深圳年輕人來說,吃上一頓性價比超高的飯,是每天最重要的事。


這兩年,打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,公司附近的午餐是越來越吃不起了,即使是曾經(jīng)的平價美食代表“自選快餐”,也有被稱為“稱重刺客”的一天。


好在雖然CBD的快餐越來越貴,但打工人總能找到新的“平替”。


于是13.9元的麥當勞、9元的梅州腌面、16.8元的豬雜湯、19.8元的三菜快餐......這些便宜實惠的餐品統(tǒng)稱為“窮鬼套餐”,早已經(jīng)成為了當代格子間打工人生存的必需品。



“ 吃兩頓拼好飯就老實了 。”這是最近常能在社交媒體上打工人們的一句調(diào)侃。


拼好飯人稱 “ 外賣界的拼多多 ”,在上面你能僅需 10 元甚至更低就點到一份外賣,雖然調(diào)侃它的人很多,但人們的行動是誠實的。


那些原價要二三十的外賣,一旦上了拼好飯的下單頁面,價格便會打骨折,從十位數(shù)變成個位數(shù)。三四塊錢一份的炒面漢堡,彷佛讓物價一下回到了十幾年前,有人說“第一次吃拼好飯,都會被價格震驚到?!?/p>


“ 現(xiàn)在點一頓外賣,就算是一份最簡單的套餐都動輒三四十,甚至一份加腸的烤冷面都要二十出頭,一天下來光吃飯就要花小一百塊,生活成本太高了?!?/p>


“ 拼好飯一份飯十幾塊也能吃飽,如果點連鎖品牌的話質(zhì)量也不會差太多。而且我都頓頓吃外賣了,還在乎它到底干不干凈嗎?” 在南山生態(tài)園從事IT的小張自嘲到。



同時,還有一批打工人摸索到城市隱秘的角落,主動脫下長衫。之后,社區(qū)食堂和工地快餐頻頻出現(xiàn)了年輕人光顧的身影,就連火遍全網(wǎng)的“窮鬼套餐”和“拼好飯”,也瞬間“失寵”。


這里沒有料理包,全部都是新鮮現(xiàn)做,更重要的是社區(qū)食堂和工地快餐的目的特別純粹:量大管飽。


“一葷一素只需要12、13塊,再加一個葷菜也不超過20塊,而且還有免費的湯,這比點外賣和在外面快餐簡直便宜不少?!?/p>


據(jù)小天觀察,“以前工地小食堂全是工人,現(xiàn)在年輕人越來越多,大概都是像我一樣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原來吃飯根本不需要花那么多錢?!?/p>



更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寫道,“我已經(jīng)連續(xù)吃了一個星期了。”對于不少在深圳打拼的年輕人來說,平價的快餐仿佛成了一個避風港,更讓不少“暫時不太富裕的年輕人”吃上了一頓安穩(wěn)的飯。


畢竟在深圳這種大城市里,吃飯一直是打工人群體每天最大的難題:20塊往往是不少外賣的“起步價”,在快餐廳動輒三四十塊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,更何況吃上的也許是半年前就做好的預制菜。


不少深圳打工人忍不住調(diào)侃:“牛馬都能吃新鮮草料,但打工人卻只能吃預制飼料?!倍?strong>便宜實惠的“窮鬼套餐”、量大管飽的工地盒飯和社區(qū)食堂,又何嘗不是屬于打工人們的“掛壁飯”呢?



微信搜索或掃描文末二維碼,關(guān)注【深圳派】id: best0755(原:深圳百事通) 微信公眾號,對話框發(fā)送關(guān)鍵詞【失業(yè)補貼】,即可獲取2023年深圳失業(yè)相關(guān)補貼申請攻略、申請入口。



了解更多深圳辦事政策,請關(guān)注公眾號 深圳派 (id: best0755) 長按或掃碼關(guān)注